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将于2025628-29日举办“福建省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大赛由我校心理学院承办,福建省心理学会协办。赛事旨在提升我省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展示研究生教育的成果和价值,促进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广泛交流与分享。

一、比赛内容及要求

本次大赛设有3个项目:心理咨询面谈技能比赛、应用心理案例比赛和心理科普作品比赛,各项目的内容和要求说明如下:

(一)心理咨询面谈技能比赛

本项目旨在提升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在心理咨询面谈方面的基础能力与技巧,培养具备伦理意识、能正确建立咨访关系、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咨询理论与面谈技巧的心理工作者。比赛聚焦生活中常见的发展性心理健康问题,现场考察参赛者对来访者/患者的面谈辅导过程的把握和个案概念化的能力。初赛采用视频参赛的模式,参赛选手需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视频和材料。决赛采用线下模拟咨询的方式进行,评审内容包括面谈基本谈话过程中参赛者的综合表现、对咨询过程中的要点把握,以及对心理咨询理念的理解。本项目仅限个人参赛。

初选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 面谈练习或者现场展示视频(MP4格式)。

  • 咨询案例及面谈对话的文字说明(PDF版)具体要求详见附件 1

(二)应用心理案例比赛

本项目旨在提升应用心理硕士研究生将心理学理论与应用成果提炼、编制为案例的能力,增强学以致用、产教融合的意识。本项目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 3人)。

初选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 电子版案例封面(PDF版,包含参赛者信息)

  • 电子版案例正文(PDF版)(不能体现任何参赛者信息)

  • 电子版案例使用说明(PDF版)

  • 案例主题及格式详见附件 1,正文在 1万字以内,可附图表、照片等资料。

(三)心理科普作品比赛

本项目聚焦“科普心理学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应用”这一主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向大众传播高质量的心理科普知识,展现心理学的价值和魅力,倡导关注心理和谐建设、提升公众心理科学素养。作品形式包括:短视频、设计图文、讲座和应用程序。本项目允许个人或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 3人)。

初选时须提交以下资料:

  • 心理科普作品(视频、设计图文、应用程序使用链接等)

  • 心理科普作品文字说明(PDF版,不超过 500字)

  • 科普内容及格式详见附件 1。视频形式不限,纪录短片、情景剧、真人讲解、DV短片、视频剪辑、PPT配音讲解、动画、动漫等均可。图文形式包括科普图片、展板、漫画、折页、口袋书等多种形式。

二、参赛对象

应用心理专业学位在读研究生(需提供在读证明材料)。各培养单位在完成初赛选拔后,由领队老师组织参赛学生完成报名登记。

三、日程安排

2025 5 20 日前:完成领队老师和参加决赛人员报名登记,并提交参赛作品(受限于网络存储容量,请提供作品的百度网盘链接)。请扫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信息:https://www.wjx.cn/vm/tTUlbFo.aspx#

202561:公布决赛名单(第二轮通知)

2025628-29:决赛

四、评选及奖项设置

由组委会组建高校和行业评委专家组开展评选工作。决赛中各项活动分别设置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以初赛数量为基数)。

五、大赛组委会

组委会主任委员:

方千华(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

组委会委员(拼音顺序)

陈丽君(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陈顺森(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院长)

黄亮(闽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副院长)

黄涛(福建中科企邦职研总经理)

蓝凯仔(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廖美玲(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林钦燕(福州市福悦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

林清香(青创未来集团有限公司总监)

孟迎芳(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

魏玲(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院长)

张锦坤(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院长)

赵陵波(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六、赛事咨询

如有疑问请与本次大赛筹备组联系。

沈老师

13261533305

李老师

17805930972






福建省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技能大赛组委会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福建省心理学会

2025330


附件1:福建省应用心理大赛内容说明_2025.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