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在前几个月,疫情过后小学刚复课的时候,妈妈的朋友找到了我,他是一名小学的体育老师,兼任了一些德育工作,问我有没有时间去他们学校给老师做一场讲座。虽然自己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资格证和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在厦门的未成年人辅导站也锻炼过一段时间,但还是不觉得自己有去给一线教师开讲座的能力。叔叔又和我说疫情后复课以来,不断有学生自杀事件发生,他们学校提起了十二万分的警惕,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师资源,所以才希望我去给老师做一场讲座,说是讲座,其实更像是一场交流会,只为了这一个问题——老师究竟要如何去做才能让这些鲜活的生命不再失去颜色?

和校长交流的过程中,他提起学校里有一个孩子近期表现的闷闷不乐,和父母交谈过程中主动说自己想自杀,父母吓了一大跳,了解过后发现是学校返聘的数学老师开办了一个课外补习班,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在补习班上泄露学校数学考卷的题目答案。这名学生没有报名数学老师的课外辅导班,导致成绩在班级里大幅度下降,并且数学老师因此对这名孩子很有意见,态度不佳。这个孩子平时性格内向,疫情复课后跟上学业本就有些困难,再加上老师的为难,孩子便有些心理崩溃,想要通过自杀的方式获得解脱,幸好平时家庭关系融洽,在自杀的想法付诸行动之前,亲子之间及时进行了交流。而在《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问题一的案例里,我认为小杨面临的困境并不是不能解决的,但寄宿生活与母亲的指责让他觉得自己失去了社会支持系统,不知道应该向谁求助,最终选择了用自杀这种方式来解脱自己。

 “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所处的最直接的环境,与自杀儿童相比较,自杀儿童的家庭环境是不健康和功能不全的,并呈现出高度的混乱与各种危机。”书中这句话让我感触良多,在我们老家那个小县城,有许多“小杨”的悲剧,一名家在农村,独自进城读高中的孩子,成绩下降后打游戏被固定每周末进城来打扫卫生的母亲唠叨,他没有听完那些为他好的话,就选择从8楼一跃而下。还有一名五年级的小女孩,放学回家后听说还要练一小时钢琴作为成绩下降的惩罚,练完钢琴才能吃饭,扭头就从家中阳台上跳下。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悲剧?儿童时期和青春期是发展自我概念的关键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迅速适应学校生活,学习各种知识,发展各种能力。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的儿童,可以成功体验到成功,成为勤奋且高度自尊的人。那还没有做好准备的儿童就是失败品了吗?他们活该从人生这段旅程中退出?优胜略汰的丛林法则我觉得并不适用于这里。即便儿童在学校里没能完成人格发展阶段的任务,在学习以及同伴关系上遭遇了挫折,感到自卑和沮丧,但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降低少年儿童在学校积累的心理压力,父母作为少年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给予他们帮助。

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条监控视频,一名中学生因为在课间和同学打牌被班主任请来了家长,母亲一赶到学校就直接给了学生两下作为教训,在母亲训斥完自己和老师离开后,这名中学生站在原地低着头思考了两分钟,随后往窗台外一跃而下。这无疑是一件让人痛心的事情,让人更难过的地方在于这名少年的自杀行为仿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同于新闻里出现的其他青少年自杀事件,他结束自己生命不是出于一时的冲动。微博上有很多讨论,一些人在说这个母亲做的不对,这个年纪的小孩很爱面子,在外面要给小孩留面子,回到家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一些人在说小孩的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了,为了这样一件小事就去死;还有一些人在感叹现在小孩事情真的多,他们那时候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功夫得什么抑郁症。一个人类凭什么对另一个人类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看着这些话我联想起在网上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父母皆祸害,孩子控诉父母对自己造成的伤害,说自己很多次都想过死,用死报复父母,想着就很快意,但这快意是一种悲剧,能从中感觉到孩子对父母的怨恨。这是很多父母不理解的怨恨,我给你吃,给你穿,供你上学,骂你也是为你好,你凭什么恨我?你是不是白眼狼?《家庭教育指导手册》里写着这么一句话——“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承担着物质提供、情感陪护、人格培育、家庭决策等多方面的职责”,很多自杀儿童的父母忽视这些职责,他们把小孩当作“心头肉”、“掌中宝”,当成希望,当成龙,当成凤,就是不把小孩当成一个人,当作一个需要平等对待的个体。明确并尊重少年儿童和家长的个体性是很重要的教育前提,有利于降低少年儿童在家庭层面获取的学业压力与心理压力,以降低自杀风险,也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亲子沟通。少年儿童自杀在很多情况下是一时冲动的行为,有效的亲子沟通是及时发现孩子自杀意图的重要途径,就像那名被数学老师为难的孩子,父母识别到了他的求救信号,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了了解与维护,避免孩子产生了更深的创伤。在这里又延伸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识别少年儿童的求助信号?看书的过程中我带着这个疑问翻到了下一问题,原理分析加上操作指导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我或许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成为父母,但现在已经有了许多向我求助的父母,这本书原理分析与操作手册的结合确实让没有心理学基础的家长也能很快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应该怎样做。有了这本书的帮助,我更能理解他们面临的困境,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书中还谈到了生命教育的问题。死亡的另一面就是生命,重视生命教育,实施有效的生命教育是降低自杀风险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的那场讲座里我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只是那时苦恼课堂上应该用什么样的场景自然引入关于死亡的话题,达到有效的生命教育,还在苦恼现在孩子对于死亡概念接触最多的可能是游戏里的战死返回复活点,看完书后才发现自己可以从自然角度入手,在自然环境中教育孩子,从叶子的落下来谈谈生命。学校和家庭都应注重生命教育,针对儿童更多地谈论生,而青少年则需要正面回应,转化教育方式,引导他们严肃思考生命教育中的死亡问题。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父母是影响子女最早且最关键的人物,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又如何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呢?在辅导站工作时,我接待过几位来访者,有一位在说完自己不知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才能顺利取得语文教师资格证、得到雅思高分、做好学生干部工作并保持成绩获得奖学金,结束语便是“我真的很没用,这种事也要来找心理辅导。”我还没来得及对她的话做出反应,她又接着说“我真的是活该。”了解之后得知这名来访者从小就很独立,父母有些重男轻女,时常对她说她的脑子不如弟弟的好使,将来不指望她养老,在来访者不小心摔倒时指责她自己没看路,摔了“活该”,虽然来访者并不服输,但仍然被这些话影响着,面对困境第一时间就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换一个有能力的人立马就能解决,没能力是自己活该。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的亲子互动经验与关系形态对个体而言有多么重要,再比如书中问题9案例里的小金,即使成年了,儿童时的经历依旧影响着他,他为此感到十分的痛苦,最终在两次“再决定”之后迎来了自己的新生。问题9的操作指导提到作为照顾者,如何利用生命脚本理论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养育?是从改变照顾者自身开始的。他们或许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好的生命脚本,他们可以从中跳出来,自己成为自己渴望的那种父母。

现在社交网络上流传的各种科学育儿观让人不知所措,压力倍增,在那里面爸爸妈妈仿佛已经不是人了,而是脱离了七情六欲的神。人类难免有情绪,子女是,父母也是,要求其中一方做到尽善尽美,成为教科书里的子女或父母,我觉得都是不现实的,父母和孩子需要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一起成长的。


(供稿: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QSX20200426 陈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