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论述,发挥心理学科专业优势以及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选择以团队的形式参与我院暑期“心心相印”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为打破疫情期间线下活动的限制,我们团队成员结合心理学专业优势及个人特长,面向大学生、高中生、在职人员等社会大众,采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线上心理学知识的科普宣讲,以实际行动宣传心理学知识,纠正部分心理学常见误区。
明确方向,合作分工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我们团队成员收集了各种心理学理论和常见的心理学现象,通过组内讨论和投票,最终定稿五个议题:①对心理学是的科学阐述;②巴纳姆效应;③赌徒心理效应;④胜利者效应;⑤奖惩效应。在议题确定后,组长对准备工作进行了细致分工,将主要工作分为:文稿编写、PPT制作、媒体宣传、海报制作和主讲五个部分,由不同的成员负责,分工协作。
直播首秀,万众期待
活动开始前一周,我们采用海报、文案和宣传视频的方式在各大媒体平台如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进行前期宣传预热。正式线上宣讲在7月25日19:30-22:00在腾讯会议进行。在宣讲当日,组长林淑担任主讲人,其余四名成员分别负责活动记录和评论区的答疑。为更好解答听众的疑惑,我们特别设置在线答疑环节,为参与讲座的听众解答疑惑。整体流程衔接自然流畅,语言流畅,疑问解答及时准确。听众提问热情高涨,评论区活跃度高,直播甚至超时结束。
诚心澄意,“心理”有你
我们选用“诚心澄意”作为团队的名字,意在表现我们向大众澄清既往对心理学专业的误解的真诚的心。此次活动主题也是围绕着“避开误区,了解真正的心理学”展开。在活动准备阶段团队成员详细查找的众多关于心理学的科普知识,不仅为后续的宣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更进一步丰富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撰写宣讲文稿时,我们努力将较为晦涩的学术论文研究结果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方便非心理学专业的听众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知识,也让宣讲的气氛更加活跃,进一步激发参与者对于心理学的兴趣。线上宣讲阶段,团队与听众积极互动,采用主播口述和组员评论区文字讲解结合的方式,详细回答听众的提问,获得听众一致好评。听众们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消除了我们从前对心理学的偏见和误解,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心理学,以后我们也会将心理学运用到生活中过去”。
心之所向,砥砺前行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让团队成员了解到了线上直播的各个环节,更让我们对心理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
林淑:作为团队负责人,在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不仅学习到了如何高效分配任务、处理突发事件等,更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小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在视频制作、媒体宣传方面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用对心理学的一腔热忱,为大众宣传心理学。
陈曦:在现场讲座中,我担任线上答疑工作人员,发现大家对于心理学的印象仍停留在催眠、读心术等方面上,这让我更感到本次讲座开展的必要性。听众中有不少高中生,而树立他们对心理学正确的认知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选择专业。
池夏凌:社会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我们在本次活动中不仅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组的沟通和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微小的贡献,让一部分人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相信心理学的未来发展会更好!
林佳红:线上科普宣讲的形式一是使团队内部的成员更深入地了解了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我们的专业学习;二是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能及时解答相应问题,实现一定的社会价值;三是团队合作的形式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辛怡璇:在这次实践活动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准备阶段时,大家一起讨论选择宣讲的心理知识,查阅有关的资料,并以简洁且生动的语言概括这些心理知识,让我对这些心理知识掌握得更加熟练。在答疑环节,听众提出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这使我们回答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心理学知识。
诚心澄意只为你,心理科普做到底!此次活动收获颇丰,心之所向必将砥砺前行,未来我们也将用实际行动将心理学知识科普进行到底!
——心理学院2019级“诚心澄意”团队
团队成员:林淑、陈曦、池夏凌、林佳红、辛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