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院2018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一) | |||||
答辩时间:2018年5月26日上午9:00答辩地点:人文楼心理学院七层715室 | |||||
学号 | 姓名 | 专 业 | 指导老师 | 论文题目 | 答辩委员会(一) |
20150242 | 王柏然 | 基础心理学 | 高华 | 归类不确定情境下复杂程度对特征推理策略使用的影响 | 答辩主席:何少颖教授(福州大学) |
答辩委员:叶一舵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高华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王东宇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陈幼贞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
20150243 | 陈海亮 | 基础心理学 | 王东宇 | 大学生述情困难、自我关注与手机分离焦虑的关系研究 | |
20150244 | 郭盈秀 | 基础心理学 | 陈幼贞 | 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及干预 | |
20150245 | 丘文福 | 基础心理学 | 叶一舵 | 大学生网络风险行为、网络受欺负与抑郁的关系研究 | |
20150246 | 付静 | 基础心理学 | 叶一舵 | 学业希望为取向的高一学生生涯探索的干预研究 | |
20150247 | 肖远静 | 基础心理学 | 杨丽娴 | 消极性别元刻板印象对个体注意偏向的影响 | |
20150248 | 吴羽荻 | 基础心理学 | 王东宇 | 驾驶人自我控制、人格与驾驶愤怒的关系研究 | |
20150249 | 杨扬 | 基础心理学 | 叶一舵 | 大学生网络公益参与与网络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 |
20150250 | 潘柏桦 | 基础心理学 | 高华 | 缺陷面孔的注意偏向研究:来自眼动的证据 | 答辩秘书:陈颖心(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161441 | 柯晓霞 | 心理健康教育 | 叶一舵 | 高中生生涯阻碍知觉对生涯发展准备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
Z2013369 | 黄闽丽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叶一舵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工作倦怠的关系--以福建省为例 | |
Z2013372 | 邓婷婷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高华 | 高校辅导员角色压力、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
Z2013374 | 贾炜荣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高华 | 童年留守高职生歧视感知、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
Z2015089 | 林成圣 | 心理健康教育 | 王东宇 | 中职生交往焦虑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
心理学院2018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二) | |||||
答辩时间:2018年5月26日上午9:00答辩地点:人文楼心理学院七层718室 | |||||
学号 | 姓名 | 专 业 | 指导老师 | 论文题目 | 答辩委员会(二) |
20150251 | 邵丹妮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孟迎芳 | 提取干扰对概念内隐记忆的影响 | 答辩主席:林大熙 教授(福建医科大学) |
20150252 | 李钊颖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陈黎静 | 视觉强调对语句加工的影响 | 答辩委员:连榕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孟迎芳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张锦坤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刘建榕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陈黎静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150253 | 张期惠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孟迎芳 | 目标呈现时间对注意促进效应影响研究 | |
20150255 | 陈雄芬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张锦坤 | 尝试提取失败对意义材料学习效果的影响 | |
20150256 | 王植洵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张锦坤 | 情境心理复原对情境依存遗忘效应的影响 | |
20150257 | 刘仕凡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连榕 | 教师教学决策研究 | |
20150258 | 杨妹香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张锦坤 | 表象编码对基于词表的错误记忆的影响 | |
20150259 | 焦宇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连榕 | 高校大学生自恋水平与解释偏向的研究 | |
20150260 | 郑艺璇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连榕 | 儿童期心理受虐初中生认知偏向研究 | |
20150261 | 郑思琦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孟迎芳 | 语义探测对注意促进效应的影响研究 | |
20150262 | 陈珊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陈黎静 | 概念对比影响语义整合的眼动研究 | |
20150263 | 李爽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连榕 | 阅读载体对大学生英文阅读理解的影响 | |
20150264 | 吴雨薇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刘建榕 | 初中生家长教养焦虑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答辩秘书:阚敏(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150265 | 林宛儒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刘建榕 | 社会性发展迟滞大学生对社交信息的内隐加工特点 | |
20150266 | 林娜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连榕 | 多媒体学习的诱惑性材料效应及其心理机制 | |
20161436 | 张鹏飞 | 心理健康教育 | 连榕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业适应性研究 | |
20161440 | 张杨洋 | 心理健康教育 | 连榕 | 字体颜色和字形的改变对初中生中文阅读理解的影响 | |
20161442 | 陈睿 | 心理健康教育 | 张锦坤 | 提取方式和认知风格对词对记忆的影响 | |
Z2013357 | 张海霞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张锦坤 | 中职生生活事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调查研究 | |
Z2014378 | 吴志英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张锦坤 | 社会支持对高职生学习坚持性的影响: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 | |
Z2014393 | 皮婧 | 心理健康教育 | 连榕 |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职业承诺和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
Z2015078 | 谢小丹 | 心理健康教育 | 孟迎芳 | 大学生情感温暖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自尊和感戴的中介作用 | |
心理学院2018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三) | |||||
答辩时间:2018年5月26日上午9:00答辩地点:人文楼心理学院七层714室 | |||||
学号 | 姓名 | 专 业 | 指导老师 | 论文题目 | 答辩委员会(三) |
20140263 | 郭磊 | 应用心理学 | 许艳凤 | 大学生风险认知、自尊与焦虑的关系 | 答辩主席:林贤浩教授(福建医科大学) |
20150267 | 余雪颖 | 应用心理学 | 严由伟 | 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公正世界信念与心理压力感的关系研究 | |
20150268 | 高丽萍 | 应用心理学 | 陈坚 | 房地产经纪人工作压力质性研究 | 答辩委员:严由伟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陈坚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申艳娥 副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许艳凤 讲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李海峰 讲师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150269 | 詹大鑫 | 应用心理学 | 黄爱玲 | 大学生微信朋友圈消极使用对自我接纳的影响研究——上行社会比较的中介作用 | |
20150270 | 张纪宝 | 应用心理学 | 陈坚 | 社交网络中人格知觉准确性——线索效价、进化动机的影响 | |
20150271 | 魏克澄 | 应用心理学 | 申艳娥 | 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急性心理应激研究 | |
20150272 | 钟华华 | 应用心理学 | 许艳凤 | 大学生人际敏感性、领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 |
20150273 | 李筱梅 | 应用心理学 | 李海峰严由伟 | 视觉表象与视觉工作记忆的关系受信息来源而不受类型的影响 | 答辩秘书:林荣茂(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20161437 | 吴佳敏 | 心理健康教育 | 严由伟 | 高中生社会支持、情绪调节策略与状态希望的关系研究 | |
20161438 | 朱迪 | 心理健康教育 | 陈坚 | 大学生利他行为对存在焦虑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效应 | |
20161439 | 张艾 | 心理健康教育 | 黄爱玲 | 中职生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习投入的关系研究: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 |
20161443 | 赵阳 | 心理健康教育 | 陈坚 | 大学生个人成长主动性对学业拖延的影响――自我价值感的中介效应 | |
Z2013359 | 张瑜芬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陈坚 | 高职生压力源与学业情绪的关系——应对方式的调节作用 | |
Z2014388 | 孙忱 |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黄爱玲 | 高职生学习动机、无聊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 |
Z2015075 | 杨文峰 | 心理健康教育 | 严由伟 | 自闭症学生性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州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 |
Z2015081 | 张惟 | 心理健康教育 | 陈坚 | 中职生核心自我评价对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