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促发展,青年当有为。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在实践中成长、在奉献中成才”的育人理念,今年暑期,在学院团委的推荐下,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两名学子走进福州市台江区委社会工作部,开展为期数周的实习。她们秉持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才干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到部门的日常运行与专项工作中,于细微处体会基层工作的价值,于协作中见证社区亮点项目创建的点滴。让我们一同感受她们的奋斗姿态与成长印记。


钱怡君

2023级心理学(师范)一班

见习部门:福州市台江区委社会工作部办公室

于细微处见真章

这个暑期,在学院团委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进入福州市台江区委社会工作部进行了为期6周的实习。这段经历虽短,却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细致与重要,也将所学理论落到了实处。

我的日常工作始于办公室那些看似平凡的基础性事务。当我将一份份报刊杂志准确无误地分发至各科室领导,我体会到信息流转在机关运行中的基础作用。而管理办公用品、保障后勤供给,让我深刻理解到任何庞大系统的顺畅运转,都离不开这些基础环节的坚实支撑。

而更宝贵的经历,是跳出了办公室的方寸之地,深入参与到几个重点社区的“亮点项目”创建工作中。跟随部门的指导老师走进社区调研,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基层治理的创新与活力,让我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一线观察者和信息收集者。走进社区,不仅是为了组织活动,更是为了倾听与发现。当在活动中邀请居民们写下意见建议卡和祝语卡,我们收到了这些鲜活的“第一手资料”,真切地触摸到了社区的脉搏。

其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让我自豪的是,我承担了部分活动宣传稿的撰写任务。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学习如何从活动中提炼亮点,如何用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字记录现场、讲述故事、传递精神。当自己主笔的稿件被“人民日报”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国家级权威平台采用发布时,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所记录的社区工作价值的认可,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和传播的价值。

由衷感谢学院团委以及区委社会工作部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办公室所有领导与同事们的无私指导与热情帮助。此行收获的知识、技能与感悟,必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激励我不断前行,在未来的人生舞台上努力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  


林滨瑜

2024级应用心理学班

见习部门:福州市台江区委社会工作部二科

以心共情,在基层实践中读懂“服务”

这个暑假,我成为台江区委社会工作部的一名实习生,主要参与了台江区新就业群体“友好城区”建设工作和瀛东社区“瀛造师”民意卡议事会。从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转变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力量,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服务”二字的重量。

实习初期,我有些忐忑。面对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这些终日奔波的城市“摆渡人”,我不知该如何切入话题、获取真实的需求。在社区议事会上,听到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停车难、充电不便、休息点缺乏等问题,我也一度感到无从协助。但慢慢地,在指导老师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开始运用心理学课程中学过的沟通技巧与共情方法,尝试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困境。我学会了如何设计更友好的调研问题,如何倾听那些未被说出口的焦虑,也逐渐能在议事中协助梳理矛盾、引导共识。

我意识到,基层工作不是单方面的“帮助”,而是双向的陪伴与成长。当我看到通过大家的努力,社区设立了第一个“暖心驿站”,当听到一位外卖小哥说“现在终于有个地方能安心喝口水了”,那种真实的成就感远超任何课堂分数。我也在一次次入户走访、一场场议事协调中,磨掉了些许书生气,多了几分耐心与责任感。

这段经历让我更坚定了未来的方向:心理学不应只停留在实验室和论文里,它应该走向街头、走进社区、走入那些鲜活的日常困境中。我会带着这份实践中的温暖与启示,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选择中,始终牢记“服务于人、用心而行”。无论走上什么样的岗位,都要用专业的知识和温度,为社会贡献一份真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