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洁老师团队在《心理学报》期刊发表研究成果“多通道类别学习的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EEG 与 DDM 证据”。2023级基础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车子轩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论文信息:

吴洁*,车子轩. (2025). 多通道类别学习的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EEGDDM证据心理学报, 57(10), 1715-1728.

论文简介:

本文系统探讨了在多感官环境下人类进行类别学习的认知过程及其神经基础。研究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与漂移扩散模型(DDM),通过行为实验与脑电记录,分析了不同学习阶段(前期、中期、后期)下被试在四分类任务中的表现及其背后的神经机制。

行为结果显示,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被试的正确率和信息积累速率(漂移率)显著提升,反应时缩短,决策起始点逐渐偏向正确选项,表明学习促进了决策效率的提升。神经层面上,学习中期和后期引发了早期成分(N1P1)、特征辨别成分(N250FSP)和记忆相关成分(LPC)的波幅变化,以及ThetaAlphaDelta频段能量的普遍衰减。回归分析进一步揭示,N250-FSP波幅降低与Theta能量衰减共同预测漂移率的提升,而P1N250-FSPLPC则联合预测决策起始点的偏移。

研究提出“感知编码–特征辨别–记忆提取”三阶段理论框架,指出多通道类别学习通过优化特征整合与减少认知负荷,实现决策效能的层级提升。该研究不仅深化了对多感官学习神经机制的理解,也为跨模态学习训练与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