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0日上午,我院博后王渊博在知明楼开展个性化培养周人工智能与心理学跨学科融合的讲座——《当AI遇见心理学:探索思维与语言的数字边界》本次讲座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揭示大语言模型与人类自然语言在数时代的交互关系

讲座伊始,王渊博老师以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的热门成果“基于 Transformer 的大语言模型”为切入点Transformer模型,作为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神经网络模型,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如机器翻译、文本生成)的核心技术,是当前大语言模型(GPTBERT )基础架构。王渊博老师用“弹珠机模型”生动比喻 Transformer 的工作原理,帮助大家理解大模型如何对输入文本进行加工和输出。

接着王渊博老师介绍计算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计算神经科学的兴起,标志着心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从传统的行为实验(如反应时测量)到计算模型的构建如通过大语言模型估计信息熵,心理学家开始利用算法模型解码大脑处理复杂信息(如语言理解、视觉感知)的机制。这种转变形成了心理学与AI的双向奔赴:心理学理论启发AI模型设计,而AI模型又为验证心理学理论提供了仿真平台。

最后,王渊博老师与大家共同探讨大模型是否具有心理理论的能力,大模型是否展现出类形式运算的抽象推理能力,大模型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问题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不仅为心理语言学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也为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方向开辟了新研究视角。同时,心理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与研究方法,如错误信念任务、两难故事法等,反过来能为大模型的认知能力测评、伦理对齐优化以及专家系统的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本次讲座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思维与语言的数革命。通过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与心理学的交叉领域,我们揭示数时代思维与语言的新边界,见证AI与心理学的融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