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总是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课堂上,当一道题你不会答时,老师一定点你的名;当你穿着睡衣很丑地下楼丢垃圾买东西时,一定会遇到熟人;快迟到了,别的车都来了两三趟了,你等的公交车却迟迟不来;当你以为这个ddl赶完了可以歇息的时候,上头又给你发了新的任务……我们在这样的节奏里兜兜转转,事情看似应该在掌控之内,但实际上却在不停地走偏。
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的某一天。这天,爱德华·墨菲(Edward A. Murphy),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参加了美国空军进行的火箭减速超重实验测试。他带来了四个能够帮助精确测量超重力的传感器,用于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由于实验的精细化和严密度,墨菲等人对技术人员提出高要求,需要他们非常谨慎地安装好传感器。设备连接完毕后,斯塔普的测试却莫名其妙出现没有读数的故障。墨菲仔细检查发现,原来是技术人员将传感器的接线全部装反了,使得所得到的读数完全无法使用。由此,墨菲得出一个教训——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即凡是可能出错的事情必定会出错。也就是流传至今的十分著名的“墨菲定律”(Murphy's Law)。
虽说上面的事件是墨菲定律的开端,但后续对这个定律的补充却是源源不绝,到现在已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其中包括四个大点: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Nothing is as simple as it seems);
一切事物都有因果缘由,最后呈现在你面前的可能只是结果的表象,甚至未到结果,只是过程中的一步,以部分推理整体本身就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所以应该树立全局意识,对所认识的事物多一份存疑,多一份思考,了解它的发生原因,预料它的发展方向。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All things will be a long time than you expect);
计划永远不如变化快。你设定在这段时间内将某件事情完成,这是最直接最完美的A plan,却无法预料到过程中会出多少岔子。计划是好的,可以将时间设置得更短,将任务划分得更细,但也要有弹性,出现意外情况时能够灵活变通。同时心理上要明确预计好事情的时间会长,但也要相信总有解决的一日。
3、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anything that can go wrong will go wrong);
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因此会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
4、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If you are worried about some sort of happens, then it is more likely to occur)。
担心,本身就是自己对事情的预期判断。在这样的情绪下,潜意识中担心的隐患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促使事情偏于担忧的方向发展。本身只是简单的事情,却也有可能因为你的想!太!多!而走向另一面。
仔细一看,是不是觉得这些都在生活中不断重演?!
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并把生活中的一切都归纳于此,然后摆摆手说“墨菲定律嘛,没办法的啦!” 这让墨菲定律本身的存在失去了意义。其实,它只是一种社会自然现象,一种发生在偶然中的必然现象,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我们自己生活在的世界多么无法改变,多么绝望,而是作为一种警示,提醒我们——所有人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坦然接受并改正它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物的出发点是人,能够解决问题的也是人。只有变被动为主动,才不会被“墨菲定律”这个小机灵鬼噎住生活的喉咙。
http://www.fujianpsy.com/xlyy_view.aspx?id=472
本文转自福建省心理学会
责任编辑:心理学院2018级吴佳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