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活中的我们总会在要完成一份任务或计划的时候忍不住玩的欲望,明明给自己安排了一份详实的计划名单,却在准备要大干一场的时候总想着再瞅几眼手机,看一下微博热搜或者是看看有没有人回复微信消息?于是,我们就这样在无限的焦虑和自责中沉浸于虚拟的世界荒废了一天中宝贵的几个小时,并且还会边玩边安慰自己:没事,我还有时间,晚点再做应该也没问题吧。这些是不是都戳到你的痛处了呢?别自责,其实这些都很正常!
生活中的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奇妙的现象?越是紧急的事情大家好像越是表现出一副要逃避的样子,越是“堕落”地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玩手机、打游戏、刷剧、买东西?
举个例子,明明做ppt更重要,而且明天就要上台做汇报了呀,可前一分钟还在雄心勃勃做好计划准备大干一场的你,却不知咋滴,脑抽似的不受控制般地拿起手机刷起了朋友圈!而且还越刷越上瘾??最重要的是!玩的时候你还一点都不开心,越玩越难受,越难受就越玩…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可就是停不下来啊。(大哭)
/ 01 /
不要担心呀,其实这些都很正常啦,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每个人都会有,没有的话反而不正常。
而且正并不是你这个人有问题,其实是你的脑子有问题…(笑)
因为大脑的运行机制就是这样子呀!这一切这还得从大脑的多巴胺神经系统说起。
先来谈谈多巴胺吧,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这种脑内分泌物和人的情欲、感觉有关,它传递兴奋及开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著名神经药理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森教授因为确定了多巴胺是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还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从理论上讲,增加这种物质可以让人兴奋,但是它会让人上瘾。
而多巴胺系统呢,就是我们大脑的奖励系统,当我们看到食物、游戏、手机,或者是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没错,是爱的feeling),我们就会分泌这种物质,告诉我们:赶快吃掉它,赶快玩游戏爽一把吧,这样你可以很快乐哦。
但是,这仅仅是多巴胺对奖励的承诺哦。真正这么做了,你可不一定会很快乐。这一点,那些焦虑玩手机去完全停不下来的胖友们,肯定能懂哟。
/ 02 /
想得到快乐,是一种健康的生存机制。它和远离危险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自控力》)
当我们压力巨大的时候,这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发出呼救信号:哇,我怎么那么惨,我都压力这么大了,累死了,我需要快乐,快乐!!!快救救这个孩子吧!
这时候你就会寻找那些简单易得的快乐,那些能激活奖励系统,让你多分泌多巴胺的事情,比如玩手机、吃东西。
这就是为啥明明你制定了计划,刚要打算认真执行的时候,却被手机吸引住了,而本该充实的一天就这么荒废了。
/ 03 /
当拖延症患者想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进度的时候,他们会万分焦虑,这反而让他们继续拖延下去,不去面对落后于进度的事实。(《自控力》)
而这些罪恶感则会让大家越来越失控,一切的负面的不好的情绪,会让你做出一些不符合常规逻辑的事情。
任务越重,越想去玩;越是要减肥,越是暴饮暴食。
不要怀疑,这只是大脑在心疼你…
/ 04/
知道了原理,那我们该咋么办捏,不能解决问题还是会老样子呀!(看似很着急的样子)。别急,嗯,昂哥都帮你总结过了哟,如果没效果,你来找我!(自信)
l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说一下怎么缓解压力。
美国心理学家协会的调查发现,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外出散步、冥想,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转引自《自控力》)
而,最没有效率的方法就是:玩手机、抽烟、喝酒、上网、购物…
——昂哥,看电视好嘛?
——不行
——昂哥,看个电影捏?
——不行
从缓解压力入手,可以有效缓解哦,因为大脑没那么痛苦,奖励系统自然就会不会做出太激烈的反应了。
记录你感觉良好的愉悦时候的状态。
《自控力》打了一颗栗子,丹尼斯女士每次想逃掉瑜伽课的时候,就听自己的语音备忘录,提醒自己做完瑜伽后的美妙感觉。然后她便能够有动力去上课。
这个可以用以下啊,亲测好用哦!
记录下你做某件事情时候的心流或者说具体感受,比如:
我刚开始看书,有点厌烦,可是5分钟后,我竟然喜欢上它了,我沉浸其中,仿佛世界与我毫无关联,仿佛我战胜了一切,那种感觉真好!
诸如此类,这会让你预测到你做这件事情时心理上产生的感受,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痛苦和压抑,会让你对做这件事情产生期待!
而我们人类总喜欢把一件本身不怎么困难的事情放大化,从而误判做某件事情时的真实感受。
就算搞砸了也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导致更多堕落行为的,并不是第一次的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之后产生的羞耻感、罪恶感、失控感和绝望感。(《自控力》)
越是自我批评,越是恶性循环。你的奖励系统,会更急于寻求安慰,也就是屈服于诱惑。
这时候你要学会谅解,原谅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太高,只会削弱自己的意志力。对自己表示理解才有精力做有用的事情。
信息有点长,不过满满的干货呀,赶快学习并实践吧!
文章转自福建省心理学会
http://www.fujianpsy.com/xlyy_view.aspx?id=471
责任编辑:心理学院2018级刘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