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院“爱沙公主”实践队于寒假前往“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结合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探讨乡村推动文化资源转化利用、文化产业链条优化升级的实践路径,让青年在推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时代风采。

沙县小吃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与隋唐之后中原人口多次南迁有着直接关系。北方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和当地以米类和薯芋杂粮为基础的饮食体系不断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沙县饮食文化。

218日—220日,实践队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前往三明市沙县区开展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为探寻沙县的优秀传统文化,“爱沙公主”实践队的队员们踏遍了沙县的大街小巷,以“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为重点调研地,对沙县小吃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民风、民俗、民情等进行广泛调研,并通过新媒体展示调研成果以及形成活动总结报告。

在夏茂特色小吃民俗文化馆,队员们了解了沙县小吃的发展历史。在民俗馆内,队员们看到了十菜一汤的寿宴、沙县小吃扁食、拌面的灶具等具有历史底蕴的展物,了解了沙县小吃的制作技艺、故事,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传承1600多年的沙县小吃背后的文化底蕴。在沙县小吃记忆馆中,队员们了解了沙县小吃的发展历史与“实说实干,敢拼敢上”的沙县精神。

马克思曾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实践队在俞邦村探讨文化振兴之路、文化产业链条优化升级的实践路径,感受了沙县人民的智慧与努力,并在活动中了解旅客与居民需求,结合心理学专业特色,在推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时代心理学学子风采。

实践队员个人心得:

徐婧心:“在参加沙县小吃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沙县小吃文化的魅力。沙县小吃文化丰富多样,令人惊叹。我们品尝了许多沙县小吃,每一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拿手菜品。沙县小吃的制作过程,每一步骤都需要精准的手艺和细致的心思,这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保持了沙县小吃的品质和独特性。沙县小吃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传承。沙县人民通过小吃文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也在通过小吃文化传承沙县人的智慧和勤劳。这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郑家淇:“在去到沙县小吃第一村:俞邦村的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悟到了沙县小吃的文化魅力和沙县小吃走向世界的不易,“沙县小吃,引领风骚”这句标语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品尝了美味的小吃,更让我明白了小吃文化的重要性和沙县人民的热情好客。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传承和发展小吃文化,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沙县小吃,也让小吃文化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展。”